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据《礼记》载,西周“大夫七十而致事(仕)”。秦汉以降,官吏可以通过见功与赏、因能授官而入仕,告老还乡、因病乞退的致仕制度也逐渐发展起来。唐时已有“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等规定。明洪武十三年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依清制,凡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官职愈低,致仕愈早。综观历朝,官员愤而致仕者有之,退而复用者有之,圣意强留者有之,贪墨恋栈者亦有之。
——摘编自沈星棣《中国古代官吏退休制度史》
材料二
民国时期,从北京政府的《文官恤金令》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吏恤金条例》《公务员退休法》等,公务员退休的相关法规条例陆续出台。1926年,广东国民政府公布《学校职教员养老金及恤金条例》;1944年,为解决覆盖面过小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修正并颁布《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然而,民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经济的衰败也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退休金常难以兑现。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使用于过去有退休金的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的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由此发轫。
——摘编自柯龙山《民国时期公务员退休制度探略》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特点。
特点:起源早并逐步发展;体现儒家敬老思想;主要适用于官员群体,与官僚政治相适应;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得到历代王朝重视;制度执行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人治色彩)。
"]]特点:根据材料一“ 据《礼记》载,西周‘大夫七十而致事(仕)’……”,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起源早并逐步发展;根据材料一“……秦汉以降,官吏可以通过见功与赏、因能授官而入仕,告老还乡、因病乞退的致仕制度也逐渐发展起来。唐时已有‘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等规定……”,并结合实行可得出,体现儒家敬老思想;主要适用于官员群体,与官僚政治相适应;根据材料一“……秦汉以降……唐时已有……明洪武十三年诏令,……依清制,……”,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得到历代王朝重视;根据材料一“……官员愤而致仕者有之,退而复用者有之,圣意强留者有之,贪墨恋栈者亦有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制度执行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人治色彩)。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民国时期的退休制度。
评价:加强了退休制度的制度化建设(近代化);扩大了退休制度的覆盖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官员、教师队伍的稳定,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提供了借鉴;但实际效果有限。
"]]评价:根据材料二“ 民国时期,从北京政府的《文官恤金令》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官吏恤金条例》《公务员退休法》等,公务员退休的相关法规条例陆续出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加强了退休制度的制度化建设(近代化);根据材料二“……1944年,为解决覆盖面过小的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修正并颁布《学校教职员退休条例》。然而,民国时期政权更迭、社会动荡,经济的衰败也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退休金常难以兑现……”,并结合所学可得出,扩大了退休制度的覆盖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官员、教师队伍的稳定,提升了国家治理水平;但实际效果有限。根据材料二“……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发布《关于退休人员处理办法的通知》,使用于过去有退休金的机关,铁路、海关、邮局等单位的职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由此发轫”,并结合所学可得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退休制度提供了借鉴。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退休制度的认识。
认识:完善并落实退休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退休制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退休制度改革应汲取历史智慧与国际经验,与国情相结合。
"]]认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完善并落实退休制度有利于社会稳定;退休制度随时代发展而发展;退休制度改革应汲取历史智慧与国际经验,与国情相结合等方面谈对退休制度的认识。
高中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