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时间 | 概况 |
明道二年(1033年) | 宋仁宗废郭皇后,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率领御史蒋堂、郭劝等11人“诣垂拱殿伏奏”,谏责宋仁宗不应该废去郭皇后,并请求赐对“以尽其言” |
皇祐三年(1051年) | 外戚张尧佐授淮康军节度使等四职,御史中丞王举正、谏官包拯、陈旭等人谏责宋仁宗,王举正说:“人君御天下,维爵赏为大公,授受非当,则天下窃议” |
淳熙九年(1182年) | 宋孝宗“诏侍从、台谏举官堪充监司者各一、二名” |
淳熙十六年(1189年) | 宋光宗“诏侍从、两省、台谏各举任湖广及四川总领者一人” |
嘉定十一年(1218年) | 宋宁宗“诏侍从、两省、台谏官集议平戎、御戎、和戎三策” |
——摘编自贾玉英《宋代台谏合一之势探析》
根据材料,指出宋代御史和谏官的共同职能。(4分)
共同职能:劝谏皇帝;举荐官员;参议朝政。(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2点即可)
"]]据材料“御史中丞孔道辅、右司谏范仲淹率领御史蒋堂、郭劝等11人‘诣垂拱殿伏奏’,谏责宋仁宗不应该废去郭皇后”、“御史中丞王举正、谏官包拯、陈旭等人谏责宋仁宗”,可得劝谏皇帝;据材料“诏侍从、台谏举官堪充监司者各一、二名”、“诏侍从、两省、台谏各举任湖广及四川总领者一人”,可得举荐官员;据材料“诏侍从、两省、台谏官集议平戎、御戎、和戎三策”,可得参议朝政。
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个宋代御史和谏官的共同职能,并简要评价宋代御史和谏官的主要职能。(8分)
补充:监察百官。(2分)
简评:加强了监察机制,有利于整顿吏治;制约了相权,加强了君权;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君主执政,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但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也无法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现象。(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
"]]第一小问补充,据材料中宋代御史和谏官的共同职能——劝谏皇帝、举荐官员、参议朝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监察百官。第二小问简评,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主要围绕“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不足)”两个视角思考。
如积极意义方面:加强监察机制,有利于整顿吏治、制约相权,加强君权、一定程度上规范君主执政,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等;局限性(不足)方面: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权,也无法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现象等。
高中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