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李怀印在《现代中国的形成(1600—1949)》一书中提到:“当清朝于1911年走到终点时,中国已经经过重新打造……这跟近代欧亚大陆诸帝国之四分五裂以及绝大多数非西方国家之遭受西方征服和沦为其殖民地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晚清中国历史固然充满了挫折和屈辱,但放眼整个非西方世界,它更是一部国家转型非常成功的历史。”国家转型成功是指(        )

["

诞生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

","

实现了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

确保了国家政治上的统一

","

实现了“人治”到“法治”转变

"]
[["A"]]

题干材料强调清朝灭亡时中国避免了欧亚帝国分裂及非西方国家的殖民命运,国家转型成功,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确立共和政体,成为亚洲首个共和国,体现了现代国家转型的核心,故选A项;

1911年清朝灭亡,此时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制度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B项;

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混战,国家并未真正统一,与“确保政治统一”矛盾,排除C项;

民国虽颁布《临时约法》,但政局动荡,法治建设流于形式,“人治”传统未根本改变,排除D项。

高中 | 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1911年10月16日,湖北军政府颁布的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草案《中华民国鄂州约法》规定:“在鄂州城内,同受鄂州政府之统治;若在他州城内,亦暂受鄂州政府之统治,俟中华民国成立时,另定区划”。据此可知《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有人对“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一条提出质疑:“是大总统无责任,而国务员独负责任乎?抑大总统自负责任,而国务员辅佐之以兼负责任乎?此为对议会负责任乎?为对大总统负责任乎?”此人认为《临时约法》(        ) 川汉铁路集股章程规定:认购之股,凡官绅商民自愿入股冀获铁路利益者;抽租之股,凡按租抽谷入股者(时人称“铁路捐”);官本之股,凡以官款拨入公司作股本者(单位:银两)表1说明(        ) 1912年2月,新旧政权更迭之际,中国政治生活中出现了一定的权力真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一步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人们结社组党、参与政治事务的自由和权利。因此出现社会各阶层成员积极进行政治活动,试图以此夺取或控制政权,直接干预国家政治利益的分配。这一现象体现了民国初年(        ) 1912年2月下旬,临时参议院开会讨论《临时约法》,对于女子参政权写入宪法一事,参议院“不赞成者居中多数”。1912年底,北京参议院再度否决“女子完全参政权案”。这说明(        ) 民国初年,记者黄远庸写道:“今者党之问题,可谓波靡全国矣,一般之贤愚不肖,既尽驱率入于此围幕之中,旗帜分张,天地异色。……党人之视己党,则神圣之,其互相视,则仇仇之;无党人之视党也,则蟊贼之。”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民国初年(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