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政治制度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材料
中国古代自汉武帝开始使用年号纪年,一直沿用到清末的“宣统”。革命党人深谙纪年在革新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极力推广纪年的革新。民国建立,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公历。同时规定以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与公元纪年法并行。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在议决使用阳历的问题时,便是遵从“以崇正朔,而便日用”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编订历书的四条规定:“一、由政府于阴历十二月前制定历书,颁发各省;二、新旧二历并存;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四、旧时习惯可存者,择要附录,吉凶神宿一律删除”。纪年符号易改,然而民众的习俗却并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校正”。1913年《大公报》记载了阴历新年与阳历新年的不同景象:“官厅贺喜,街市悬旗,此新新年之气象。千家爆竹,万户桃符,此旧新年之景色也。”有人就调侃此种官民各自过年的状况:“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的“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纪年变革的特点。
特点:政府推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凸显政治权威);受西方影响,体现出中西时间的碰撞与交融;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根据材料“革命党人深谙纪年在革新政治中的重要作用……遵从‘以崇正朔,而便日用’的基本原则”得出民国初年的纪年改革体现了政府推行,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特点;根据材料“新旧二历并存;三、新历下附星期,旧历下附节气……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得出民国纪年改革受西方影响,体现出中西时间的碰撞与交融,同时呈现新旧杂陈的特点。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民国初年的纪年变革。
评价:构建了新的纪年体系;适应了政治革新的需要;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与民众风俗和日常生活不符,受到民众的抵制;反映了社会变革的艰难与复杂性。
"]]综合上述材料可从构建新的纪年体系、适应了政治革新的需要、顺应了世界发展潮流,推动了国家的现代化等积极方面进行阐述,同时根据材料“纪年符号易改,然而民众的习俗却并不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可知,纪年改革与民众风俗和日常生活不符,受到民众的抵制,体现了社会变革的艰难与复杂性。
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