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7世纪是英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时代,英国人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族群属性。一些“古物学家”自觉参与了对英国文明核心要素的研讨。威廉·坎姆登对罗马哈德良长城等作了多次实地勘察,收集石碑、钱币等实物资料,并结合传世文献阐发了英国文明中的罗马因素。随着15世纪在意大利重新发现的《日耳曼尼亚志》流传日广,古物研究日益关注英文明中的日耳曼要素。威廉·兰巴德强调了英国法律的日耳曼特征。1605年,维斯特根明确指出:“英国人是日耳曼人的后裔。”

——摘编自陈日华《古物学家与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认同建构》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新史学思潮

人物观点
严复“前史”“于君公帝王之事,则虽小而必书,于民生风俗之端,则虽大而不载。”
梁启超“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一刻不容缓者也”。“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汪荣宝“若政治,若法律,若宗教,若产业,若学术技能,无一非人间社会之产物,即无一非历史之要素”,只有对历史现象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考察分析,才能认识“历代国民全部运动进化之大势。”

——摘编自胡逢祥等《中国近现代史学思潮与流派》

材料三

依照刘大年的看法,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矛盾斗争各有其特点。因此,新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近代中国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刘大年作为亲历抗战全过程的学者,对抗日战争的历史作了认真地思考,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刘大年认为,讲过去的事,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张海鹏《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古物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

[["

古代罗马、日耳曼文化的积淀;英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需要重新构建民族认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形成重探索的风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英国。根据材料一“16-17世纪是英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时代,英国人需要重新界定自己的族群属性。”可知,英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需要重新构建民族认同;根据材料一“结合传世文献阐发了英国文明中的罗马因素。随着15世纪在意大利重新发现的《日耳曼尼亚志》流传日广,古物研究日益关注英文明中的日耳曼要素。”可知,古代罗马、日耳曼文化的积淀;根据材料一“16-17世纪”集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历史背景,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人文主义广泛传播,英国形成重探索的风气;并且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古物研究。综合以上可知,英国古物研究兴起的历史背景。

根据材料二、概括新史学思潮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

主张:应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记述、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充到涵盖全体国民和人类社会各方面;提倡民族主义,助力救亡强国运动。

作用:推动传统史学向现代转型;冲击顽固保守观念,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觉醒;促进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

本题为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第一小问基本主张,根据材料二“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也”可知,主张应以历史进化论为指导;根据材料二“若政治,若法律,若宗教,若产业,若学术技能,无一非人间社会之产物,即无一非历史之要素”与“于君公帝王之事,则虽小而必书,于民生风俗之端,则虽大而不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张记述、研究的范围必须扩充到涵盖全体国民和人类社会各方面;根据材料二“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一刻不容缓者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张提倡民族主义,助力救亡强国运动‘综合以上,可知新史学思潮的基本主张。

第二小问其积极作用,本题需要多角度分析。先从思想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二“今日欲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立于此优胜劣败之世界乎?则本国史学一科……一刻不容缓者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冲击顽固保守观念,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和民族意识觉醒;再从史学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二“若政治,若法律,若宗教,若产业,若学术技能,无一非人间社会之产物,即无一非历史之要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推动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转型;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促进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综合以上,可知新史学思潮的积极作用。

根据材料三,概括刘大年的主要史学思想。

[["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要依托时序关注历史的各个方面与国内各民族;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历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鉴往知来。

"]]

本题为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的中国。根据材料三“ 依照刘大年的看法,在中国近代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及它们的矛盾斗争各有其特点”可知,他认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有其特点;根据材料三“因此,新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近代中国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可知,他认为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要依托时序关注历史的各个方面与国内各民族;根据材料三“ 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可知,他认为抗日战争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三“刘大年认为,讲过去的事,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可知,他认为历史研究的基本特点是鉴往知来。综合以上,可知刘大年的主要史学思想。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