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半衰期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3-5
第十九章 原子核
19.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半衰期
近期我国首次批量生产出碳$14$打破了国外长期垄断该项关键技术的局面。碳$14$是碳的唯一一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广泛存在于地球环境中,生物体通过呼吸和摄取食物,保持自身碳$14$含量与所处自然环境相等且恒定。
写出碳$14$发生$\beta$衰变的方程:$\rm _{6}^{14}\;\rm C→$ $+$ ;
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有$\rm _{6}^{14}\;\rm C→_{7}^{14}\;\rm N+_{-1}^{0}e$;
“碳$14$测年”在考古学中被用于鉴定有机文物的年代。当生物体死亡后,碳$14$开始衰变,含量越来越少,可据其比例计算出文物年代。但此方法只能鉴定$5$万年以内的样本。
①(论述)下图为碳$14$剩余质量与原质量比例$\dfrac{m}{m_{0}}$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据此解释为何“碳$14$测年”只能鉴定$5$万年以内的样品。
②(计算)“加速器质谱法”可测量样本中碳的三种同位素$(^{12}\;\rm C、^{13}\;\rm C、^{14}\;\rm C)$的比例。首先需要提取样品中的碳,转化为碳原子核,从$P$点由静止经电场加速,再经磁场偏转可分离成三束单独的离子流,分别打在底片的$N_{1}$、$N_{2}$、$N_{3}$点,其过程可简化如下图。$^{14}\;\rm C$打到的是哪个点?距离之比$N_{1}N_{2}:N_{2}N_{3}$是多少?
①见解析;②$N_{3}$;$\\dfrac{\\sqrt{13}-\\sqrt{12}}{\\sqrt{14}- \\sqrt{13}}$
"]]①碳 $14$ 的半衰期约为 $5730$ 年,放射性随时间按指数规律衰减。生物体死亡后不再摄取新的碳 $14$,其体内碳 $14$ 不断衰变,时间越久剩余量越少。当样本年代超过数万年后,样本中碳 $14$ 的含量已极微弱,超出常规仪器的测量精度,故只能鉴定 $5$ 万年以内的样本。
②设加速电压为$U$,根据动能定理可得$qU=\dfrac{1}{2}mv^{2}$
在磁场中,粒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则$qvB=m\dfrac{v^{2}}{r}$
粒子打在照相底片上的位置到入射点之间的距离为$d=2r=\dfrac{2}{B}\sqrt{\dfrac{2mU}{q}}$
由于$^{14}\;\rm C$的比荷较小,则$^{14}\;\rm C$打到的是$N_{3}$;
$N_{1}N_{2}、N_{2}N_{3}$的距离之比$\dfrac{N_{1}N_{2}}{N_{2}N_{3}}=\dfrac{\sqrt{13}-\sqrt{12}}{\sqrt{14}-\sqrt{13}}$。
高中 | 半衰期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