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1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6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

如图所示,水平绝缘轨道$AC$,其$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长$L=0.75\;\rm m$$CDF$为半径$R=0.4\;\rm m$的光滑半圆轨道,竖直线$BG$右侧存在水平向右,场强为$E=15\;\rm N/C$的匀强电场质量$m=0.5\;\rm kg$、电量$q=+0.2\;\rm C$可视为质点的带电滑块$P$与固定于墙边的轻弹簧接触但不连接。从原长$B$点向左压缩弹簧,当弹性势能$E_{p}=0.25\;\rm J$时,由静止释放滑块。已知滑块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mu =0.4$,取重力加速度$g=10\;\rm m/s^{2}$

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

[["

$1\\;\\rm m/s$

"]]

$A$$B$过程,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滑块的动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E_{{P}}= \dfrac{1}{2}mv_{B}^{2}$,代入数值可知,则$v_{B}=\sqrt{\dfrac{2E_{{P}}}{m}}= \sqrt{\dfrac{2 \times 0.25}{0.5}}\;\rm m/s=1\;\rm m/s$

滑块在$BC$段运动的时间;

[["

$0.5\\;\\rm s$

"]]

$BC$段,$N=mg$,滑块受到摩擦力$f=\mu N=0.4 \times 0.5 \times 10\;\rm N=2\;\rm N$,电场力为$qE=0.2 \times 15\;\rm N=3\;\rm N$,根据牛顿第二定律$qE − f=ma$,则加速度为$a=\dfrac{qE-\mu mg}{m}=\dfrac{3-2}{0.5}= 2\;\rm {m/s}^{{2}}$,再根据运动学公式$x=v_{0}t+\dfrac{1}{2}at^{2}$,则$0.75=1t+\dfrac{1}{2} \times 2t^{2}$,可得$t=0.5\;\rm s$$t=-3\;\rm s$,根据实际情况舍去$t=-3\;\rm s$

滑块在半圆轨道最右端$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

$4\\;\\rm N$

"]]

先求滑块到达$C$点的速度$v_{C}$,根据$v_{C}^{2} − v_{B}^{2}=2aL$$v_{C}=2\;\rm m/s$,从$C$$D$,根据动能定理$qER-mgR=\dfrac{1}{2}mv_{D}^{2}- \dfrac{1}{2}mv_{C}^{2}$代入数值解得$v_{D}^{2}=0.8\;\rm m^{2}/s^{2}$,在$D$$F_{{N}}-qE= \dfrac{mv_{D}^{2}}{R}$$F_{{N}}= qE+\dfrac{mv_{D}^{2}}{R}= 4\;\rm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滑块对轨道的压力为$4\;\rm N$

高中 | 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类基本问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如图所示,细杆两端固定,质量为的物块穿在细杆上。初始时刻。物块刚好能静止在细杆上。现以水平向左的力作用在物块上,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开始滑动瞬间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细杆足够长,重力加速度为,。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速率恒为,宽为的区域存在与传送带平面垂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边长为、质量为、电阻为的正方形线框置于传送带上,进入磁场前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线框边刚离开磁场区域时的速率恰为。若线框或边受到安培力,则其安培力大于。线框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边始终平行于,重力加速度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的人骑着一辆质量为的自行车,以的速度在笔直的水平马路上匀速行驶,遇红灯后在距停车线处开始刹车,假设刹车后自行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如图,利用动滑轮吊起质量为的物体,滑轮与绳的摩擦及重力均不计,竖直向上拉动细绳,使重物从静止开始以的加速度上升,则拉动的过程中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末拉力的功率为。 “辽宁号”航空母舰的质量为,以速度 沿直线匀速驶向某训练海域,此时多台蒸汽轮机发动机的输出总功率为。若因需要临时关闭其中一半的发动机,则发动机刚刚关闭时“辽宁号”航空母舰的加速度大小为;描述发动机关闭后一段时间内航空母舰的运动情况。 年,在“阿波罗号”登月后,航天员斯科特面对着电视镜头从相同高度令一片羽毛和一柄锤子做自由落体运动,打破了人们对于物体下落快慢的固有认知。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