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某地采用$\rm 0.2\%$氟乙酰胺喷雾灭鼠,当年灭鼠效果良好。灭鼠后,鼠种群恢复过程中,种群数量呈“$\rm S$”形曲线增长。几年后,该药物灭鼠效果不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qquad)$
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
","合理引入天敌防治鼠害能够避免污染环境,且效果稳定
","人工养殖的老鼠是动物实验常用对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鼠害防治过程中,应在鼠种群密度到达$\\rm K/2$时喷洒灭鼠药剂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rm A$、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rm A$正确;
$\rm B$、生物防治对环境污染小,且天敌与鼠相互制约,能较好控制鼠的种群数量,$\rm B$正确;
$\rm C$、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人工养殖的老鼠是动物实验常用对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rm C$正确;
$\rm D$、$\rm \dfrac{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此时再防治难以控制,因此鼠害防治过程中,应在$\rm \dfrac{K}{2}$之前进行防治,控制鼠的种群密度小于$\rm \dfrac{K}{2}$,$\rm D$错误。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