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一章 发酵工程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

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紫外线消毒前喷洒苯酚可加强消毒效果

","

在稀释涂布时,涂布器应灼烧灭菌后再蘸取$\\rm 0.1\\;ml$菌液均匀地涂布在培养基表面

","

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

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表面

"]
[["B"]]

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进行无菌操作,关键就在于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其中消毒和灭菌室常用的防止杂菌入侵的方法:消毒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灭菌有灼烧灭菌法,适用于接种工具;干热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和金属工具;高压蒸汽灭菌法适用于培养基及容器的灭菌。

$\rm A$、获得纯培养物的关键确实是防止杂菌污染,紫外线消毒前喷洒苯酚,苯酚可以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等,能加强消毒效果,$\rm A$正确;

$\rm B$、用移液枪吸取$\rm 0.1\;ml$菌液滴加在培养皿上,再用冷却的涂布器涂抹均匀,$\rm B$错误;

$\rm C$、使用后的培养基含有大量微生物,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rm C$正确;

$\rm D$、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随着划线的进行,接种环上的菌种数量逐渐减少,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到培养基表面,$\rm D$正确。

故选:$\rm B$

高中 |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某检测小组为验证使用公筷的必要性,将聚餐时的每道菜品分为两份,一份使用公筷进食,一份不使用公筷进食。通过无菌操作采集样品,定量稀释后等量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恒温培养适宜时间,进行细菌菌落总数统计,结果如表,其中表示每克样品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总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浓度的铵盐对池塘养殖的对虾有一定的毒害作用,硝化细菌是一种好氧菌,可有效净化水体中的铵盐,降低对虾的死亡率。科研人员拟从当地对虾养殖池塘中筛选出对铵盐降解率高且稳定的硝化细菌菌株,操作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聚苯乙烯是制造碗装泡面盒、发泡快餐盒的材料。某兴趣小组试图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聚苯乙烯的细菌,相关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下列生物技术或实验过程中,不需要灭菌操作的是 有机物(不含元素)是一种水体污染物。菌是一种能够降解的异养厌氧型微生物。科研人员从污水中筛选出了菌,主要步骤如图所示,设置甲培养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某种物质(一种含有、、的有机物)难以降解,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只有某些细菌能降解。研究人员按照下图所示流程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能高效降解的细菌菌株。实验过程中需要甲、乙两种培养基,甲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乙的组分为无机盐、水、和。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