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一章 发酵工程
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某检测小组为验证使用公筷的必要性,将聚餐时的每道菜品分为两份,一份使用公筷进食,一份不使用公筷进食。通过无菌操作采集样品,定量稀释后等量接种于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恒温培养适宜时间,进行细菌菌落总数统计,结果如表,其中$\rm CFU/g$表示每克样品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总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qquad)$
菜名 | 细菌菌落总数($\rm CFU/g$) | ||
餐前 | 餐后 | ||
公筷 | 非公筷 | ||
凉拌黄瓜 | $14000$ | $16000$ | $45000$ |
香辣牛蛙 | $60$ | $150$ | $560$ |
每道菜品应用公筷和非公筷夹取相同次数,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
","使用公筷可明显降低菜品细菌污染,使用非公筷会导致菜品之间的交叉污染
","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实验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低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调整$\\rm pH$,完全冷却后倒平板
"]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使用公筷的必要性,自变量是菜品的种类和是否所用公筷,因变量是菌落数。与餐前相比,餐后无论是否所用公筷,菌落数都增加了,且为所用公筷的增加较多。
$\rm A$、每道菜品用公筷和非公筷夹取的次数属于无关变量,应该保持相同,以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干扰,$\rm A$正确;
$\rm B$、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与使用非公筷相比,使用公筷可明显降低菜品细菌污染,使用非公筷会导致菜品间的交叉污染,$\rm B$正确;
$\rm C$、实验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实验结果一般比实际值偏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生长时,计数只计为一个菌落,$\rm C$正确;
$\rm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先调$\rm pH$,经高压蒸汽灭菌后再倒平板,且倒平板时,不能等冷却后再倒,培养基会发生凝固,$\rm D$错误。
故选:$\rm D$。
高中 | 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