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库仑定律的计算与应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库仑定律的计算与应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3-1

第一章 静电场

1.2 库仑定律

库仑定律的计算与应用

如图$1$所示,金属圆筒$A$接高压电源的正极,其轴线上的金属线$B$接负极。

$A$$B$两极间电压为$U$,求在$B$极附近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到达$A$极过程中静电力做的功$W$

[["

$W=QU$

"]]

$B$极附近电荷量为$Q$的负电荷到达$A$极过程中静电力做的功$W=−Q ⋅ (−U)=QU$

已知筒内距离轴线$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E= k\dfrac{2\lambda}{r}$,其中$k$为静电力常量,$\lambda$为金属线$B$单位长度的电荷量。如图$2$所示,在圆筒内横截面上,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绕轴线做半径不同的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_{1}$$r_{2}$$r_{3}$时的总能量分别为$E_{1}$$E_{2}$$E_{3}$。若$r_{3} − r_{2}=r_{2} − r_{1}$,推理分析并比较$(E_{3} − E_{2})$$(E_{2} − E_{1})$的大小;

[["

$(E_{3} − E_{2}) \\lt (E_{2} − E_{1})$

"]]

粒子在半径为$r$处绕轴线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向心力由电场力提供,根据向心力公式$qE=m\dfrac{v^{2}}{r}$

$E=k\dfrac{2\lambda}{r}$

联立可得$qk\dfrac{2\lambda}{r}=m\dfrac{v^{2}}{r}$

解得粒子的动能$E_{\rm{k}}=\dfrac{1}{2}mv^{2}=qk\lambda$

设无穷远处电势能为$0$,粒子从无穷远处移动到半径为$r$处,电场力做功$W=q∫_{∞}^{r}Edr$

其中$E=k\dfrac{2\lambda}{r}$

代入可得$W=q\int_{\infty}^{r}{}k\dfrac{2\lambda}{r}{d}r=- 2qk\lambda\ln r$

根据$W=−\Delta E_\rm{p}$

可得粒子在半径为$r$处的电势能$E_{\rm p}=2qk\lambda\ln r$

粒子的总能量粒子的总能量$E=E_{\rm k}+E_{\rm p}=qk\lambda+2qk\lambda\ln r$

$E_{3} − E_{2}=2qk\lambda(\ln r_{3} − r_{2})$$E_{2} − E_{1}=2qk\lambda(\ln r_{2} − r_{1})$

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对数函数$y=\ln x$在($0$$∞$)是增函数,且$\ln x$的二阶导数$\left( \ln x \right)''=- \dfrac{1}{x^{2}} \lt 0$

所以$y=\ln x$是凹函数,已知$r_{3} − r_{2}=r_{2} − r_{1}$,即$r_{2}$$r_{1}$$r_{3}$的等差中项,根据凹函数的性质$\ln r_{2} \gt \dfrac{\ln r_{1}+\ln r_{3}}{2}$

移项可得$\ln r_{3} − \ln r_{2} \lt \ln r_{2} − \ln r_{1}$

又因为$2qk\lambda \gt 0$

可得$(E_{3} − E_{2}) \lt (E_{2} − E_{1})$

$1$实为某种静电除尘装置原理图,空气分子在$B$极附近电离,筒内尘埃吸附电子而带负电,在电场作用下最终被$A$极收集。使分子或原子电离需要一定条件。以电离氢原子为例。根据玻尔原子模型,定态氢原子中电子在特定轨道上绕核做圆周运动,处于特定能量状态,只有当原子获得合适能量才能跃迁或电离。若氢原子处于外电场中,推导说明外电场的电场强度多大能将基态氢原子电离。(可能用到:元电荷$e=1.6 \times 10^{-19}\;\rm C$,电子质量$m=9.1 \times 10^{-31}\;\rm kg$,静电力常量$k=9.0 \times 10^{9}\;\rm N ⋅ m^{2}/C^{2}$,基态氢原子轨道半径$a=5.3 \times 10^{-11}\;\rm m$和能量$E_{0}=-13.6\;\rm eV$

[["

$E ≈ 2.57 \\times 10^{11}\\;\\rm N/C$

"]]

方法一: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库仑力提供向心力,即$k\dfrac{e^{2}}{a^{2}}=m\dfrac{v^{2}}{a}$

电子的动能$E_{\rm{k}}=\dfrac{1}{2}mv^{2}$

联立可得$E_{\rm{k}}=\dfrac{ke^{2}}{2a}$

根据库仑定律,电子与原子核之间的库仑力$F=k\dfrac{e^{2}}{a^{2}}$

电子从基态轨道半径$a$处运动到无穷远处,克服库仑力做功$W_{库}=\int_{a}^{\infty}\dfrac{ke^{2}}{r^{2}}\text{d}r$

积分可得$W_{库}=\dfrac{ke^{2}}{a}$

则电子在基态轨道半径$a$处的电势能$E_{\rm p}=−W_{库}$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将基态氢原子电离所需的能量$\Delta E$等于电子的动能与基态氢原子的势能之和,即$\Delta E=E_{\rm{k}}+E_{\rm{p}}=\dfrac{ke^{2}}{2a}$

设外电场的电场强度为$E$,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获得能量,当电子获得的能量等于将基态氢原子电离所需的能量时,氢原子被电离。电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获得的能量$W=\Delta E=eEa$

联立可得$E=\dfrac{ke}{2a^{2}}$

代入数据解得$E ≈ 2.57 \times 10^{11}\;\rm N/C$

方法二:根据功能关系可得$eEa=|E_{0}|$

代入数据可得$E ≈ 2.57 \times 10^{11}\;\rm N/C$

高中 | 库仑定律的计算与应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量子力学(),为物理学理论,是研究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物理学分支,主要研究原子、分子、凝聚态物质,以及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的结构、性质的基础理论。它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理论基础。量子力学不仅是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而且在化学等学科和许多近代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世纪末,人们发现旧有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微观系统,于是经由物理学家的努力,在世纪初创立量子力学,解释了这些现象。量子力学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物质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理解。除了广义相对论描写的引力以外,迄今所有基本相互作用均可以在量子力学的框架内描述(量子场论)。 如图所示,由长为的直管和半径为的半圆形弯管、组成的绝缘光滑管道固定于水平面内,管道间平滑连接。圆心点处固定一电荷量为()的带电小球。另一个电荷量为(且)的带电小球以一定初速度从点进入管道,沿管道运动后从点离开。忽略空气阻力。则 如图,真空中固定在绝缘台上的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和,带有等量同种电荷,电荷量为,两者间距远大于小球直径,两者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为。用一个电荷量为的同样的金属小球先跟接触,再跟接触,移走后,和之间的静电力大小仍为,则的绝对值可能是 如图,两个倾角相等、底端相连的光滑绝缘轨道被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空间存在平行于该竖直平面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带正电的甲、乙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在轨道上同一高度保持静止,间距为,甲、乙所带电荷量分别为、,质量分别为、,静电力常量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甲、乙所受静电力的合力大小分别为、,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则 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异种电荷的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是另一个的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是 、是两个带电小球,质量分别是、,电荷量大小分别是、,用两条等长绝缘细线悬挂在同一点,两球静止时如图所示,此时细线对两球的拉力分别为、,两球连线与所在竖直线的交点为,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