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分析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题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花生牛轧糖
苏 童
①女孩走到钟表店门口用手撑着玻璃门,看见母亲还在柜台边与营业员说着什么,母亲的声音时高时低,“不是我丢了,是你们忘了给我收据。”母亲突然提高了嗓门,“没收据怎么行?到手表坏了你们肯保修吗?”
②女孩站在钟表店门口显得很不耐烦,她用一种怨恨的目光浏览着橱窗里陈列的那些钟表,那些钟表在她看来一只比一只庸俗难看。“滑稽,谁让你在这里买表的?”女孩这么嘀咕了一句,猛地扭过身子对母亲嚷道,“别说了,再不走就下雨了,外面下雨啦!”
③雨点确实已经打在外面的街道上了,街道两侧的人群开始快速地移动或奔跑。女孩拉住她母亲的手跑了几步,母亲说:“跑什么呀?出门时让你拿一把雨伞你偏不拿,现在好了,就淋成落汤鸡吧。”女孩甩掉了母亲的手,跳到一家电影院的台阶上,她用一块手帕擦着头发说:“这有什么了不起的?下雨躲雨,我们干脆看场电影吧。”
④“不看。回家。”母亲说。
⑤“下这么大雨,你不看我看。”女孩撅着嘴说,“你一个人回家吧,滑稽,你去淋雨吧,淋成落汤鸡吧!”
⑥“不准看,等雨停了就回家。”母亲说,“这种电影不好看,我不准你看。”说着在女儿来抓皮包的手上打了一记。
⑦春天其实不是多雨的季节,在更多的阳光绚烂的日子里,女孩枯坐于钢琴前,一遍遍地弹奏着她最熟悉的曲子:《少女的祈祷》。但女孩觉得窗外强烈的阳光妨碍了她的练习,她拉上了窗帘重新坐下来,琴声却仍然显得杂乱无章,于是女孩明白那不是阳光的缘故,是她的心里长出了一些杂乱无章的声音。女孩在钢琴的黑白键盘上看见了那天电影海报上的那匹飞驰的白马,看见了白马背上长吻的那对男女,甚至还看见了那双镶有金属扣的黑皮马靴。
⑧母亲过来探询地盯着女儿,她说:“你的钢琴越弹越差了,这样下去怎么去考级?”
⑨“我只是有点烦了。”女儿垂重合上琴盖说,“我想出去玩玩。”
⑩“去哪儿玩?”母亲皱着眉问。
⑪“我去钟表店吧,替你把那张发票要回来。”女儿有点局促地朝母亲笑着说。
⑫“别来骗我,你骗不过我的。”母亲的目光变得严厉起来,“你到底想去哪儿玩?”
⑬女孩怔住了,她的手指在钢琴琴盖上滑来滑去,过了一会儿她大声冲母亲喊道:“我就是要出去,那部电影我没看,我要把它看完!”
⑭母亲无疑是被女儿突如其来的愤怒吓了一跳,她在女儿身旁茫然地转了个圈,小心翼翼地从各个角度打量了她一番,最后说:“你发什么火呀?我也没说不让你看电影,你要实在喜欢看就去看吧,要我陪你去吗?”
⑮“我不要你陪着我,我又不是三岁小孩子,”女孩脸上升起了莫名的红晕,“我要一个人去,滑稽,为什么要你陪着去?”
⑯不管是雨天还是晴天,电影院门口总是站着不少人,女孩目不斜视地穿过台阶上的一群青年,脸上还流露出一种夸大的严肃的表情,但是女孩从售票窗那里得到了令人沮丧的回答,那部爱情片下映了,现在播的是一部武打动作片。
⑰外面的电影海报还没有换,女孩看见那匹白马仍然在墙上扬蹄奔驰,白马上的那对男女也仍然在热烈地长吻,女孩在海报前逗留了大约两分钟,她觉得她该离开这里了,后来她就听见了那种马靴敲击街道的声音,一位穿马靴的青年正在靠近她,直到此时女孩才像一只受惊的小鸟飞了起来。
⑱穿马靴的人站在一米以外,朝女孩微笑着,“你不想看电影了?”他说,“你家住哪里?”
⑲女孩的脸色有点慌张,她左顾右盼地寻找过路人问路,她坚持不理睬那个盯梢者。
⑳“我告诉你公交站台怎么走,”那个人说,“往南走一百米,拐弯就是,我可以陪你走过去。”
㉑女孩似乎被提醒了,她又疾步走了起来,但她是往北走的,走出大约十米远,回头看见那个人还跟着她,终于陷入了真正的恐慌之中,她几乎是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别跟着我,谁让你跟着我!”
㉒那个人站住了,他脸上的微笑也凝固了,“告诉你公交站往南走,你偏要往北走。”他弯下腰把裤角塞进马靴里,然后用一种讥讽的语调说,“谁跟踪你了?你以为你漂亮吗?你要回家我就不能回家吗?我也是回家。”
㉓女孩的脸色苍白如纸,她想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她必须摆脱这个可怕的盯梢者。女孩终于不顾一切奔跑起来,她听见身后响着一串马靴踩地的声音,还有马靴上那种金属扣也一路鸣响着。他在追我,他还在追我。女孩狂乱地往前奔跑,朝一家人头攒动的商店里跑进去,倚在糖果柜台上大口大口地喘气。
㉔“你也要买花生牛轧糖吗?”女营业员满脸狐疑地打量着女孩,她说,“你不用跑这么急,花生牛轧糖来了三大箱呢。”
㉕女孩艰难地摇了摇头,她一边喘气一边朝后门口张望,她没有看见那个穿马靴的人,却看见一个异常熟悉的身影挤在人群中,女孩惊喜交加,她揉了揉眼睛,走进商店的确实是她母亲,于是女孩跳了起来,像一只受伤的小鸟扑向她的母亲。
㉖“别怕,我一直跟着你呢。”母亲搂着女孩的肩膀说,“我猜你会碰到坏人,让我猜到了。”
㉗女孩想哭,但强忍住了,女孩说:“滑稽,真滑稽死了,我又没有跟他说话!”
㉘“你跑那么快,我差点就跟不上你了。”母亲抚摸着女儿的头发说,“让你别一个人出来,你偏不听。”
㉙女孩仍然把脸藏在母亲的怀里,过了好久她终于破涕而笑,拉着母亲往糖果柜台走,女孩说:“有花生牛轧糖,我要吃花生牛轧糖。”
(有删改)
赏析第②段画线部分的人物描写。
通过“怨恨的目光”“庸俗难看”等视觉评价,表现女孩对母亲品味的鄙视;“猛地转身”“嚷”等动作描写展现其急躁性格;“滑稽”在后文也反复使用,形成语言特色,强化叛逆形象。生动刻画青春期少女对母亲的反抗心理。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描写手法及作用的能力。
画线句集中调动视觉、动作与语言三类描写,三种描写交织,立体呈现了一位急于摆脱母亲、渴望自主的青春期少女形象:
“怨恨的目光”“庸俗难看”——女孩以极端化的视觉评价,宣泄对母亲挑选钟表的不满,折射青春期特有的审美优越感与对长辈的否定心理。
“猛地扭过身子”“嚷”——动作幅度大、音量高,配合“不耐烦”的情绪,突出其急躁、易怒的性格。
此处与后文多次使用口语“滑稽”——既是对母亲行为的嘲讽,也是自我情绪的标签化,形成鲜明的语言标记,强化了女孩的叛逆与轻蔑。
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
①插叙手法补充女孩日常练琴场景;②通过“杂乱无章的声音”暗示其对爱情的朦胧向往;③“白马”“长吻”等意象为下文看电影的执念埋下伏笔;④阳光与心理的对比,突出青春期特有的烦躁情绪。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①叙事功能:以插叙方式插入平日练琴场景,使故事在“雨天冲突”与“日常烦躁”之间形成时间跳跃,丰富了叙事层次。
②情感铺垫:“杂乱无章的声音”并非琴声,而是少女对爱情的朦胧骚动。
③结构伏笔:下文“白马、长吻、马靴”皆源于此,既解释女孩为何执意看电影,又使“白马”意象成为贯穿全篇的情感线索,为看电影的执念埋下心理伏笔。
④意象对照:窗外“强烈阳光”与内心“杂乱”构成反差,突显青春期情绪的无端躁动,也为后文“拉上窗帘仍弹不好”提供合理动机。
文中波浪线部分两次把女孩比作小鸟,请从构思角度加以赏析。
第一次比喻表现女孩遭遇陌生人时的惊慌本能;第二次强调见到母亲时的依赖与安全感:两处比喻形成遭遇危险与获得庇护的呼应;通过小鸟意象的重复,完整展现青春期少女既渴望独立又需要保护的矛盾心理。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重要句子的表达效果的能力。
第一次比喻(⑰):女孩被陌生人尾随,“像一只受惊的小鸟飞了起来”,以小鸟的脆弱、敏捷突出她遭遇危险时的本能惊惶,暗示其尚未真正独立的心理状态。
第二次比喻(㉕):发现母亲后,“像一只受伤的小鸟扑向她的母亲”,再次使用同一喻体,强调安全感与依赖的骤归,形成情感回旋。
构思效果:两处比喻遥相呼应,完成“惊惧—获救”的完整心理轨迹,既写青春期少女渴望摆脱管束,又揭示其深层仍需要庇护的矛盾,使“小鸟”意象成为统摄全篇的情感符号。
结合全文,评析结尾段的思想意义。
结尾通过“破涕为笑”的转折和索要糖果的细节,体现少女情绪的快速转换;“花生牛轧糖”作为安全感的象征,与标题形成呼应;暗示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守护才是真正的甜蜜;在经历冒险后回归平凡生活,深化亲情主题。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①情绪快速转换:原文写女孩“想哭,但强忍住了”,旋即“终于破涕为笑”,这一瞬间由惊惧到释然的表情变化,以极快速度收拢前文奔跑、尾随带来的紧张,凸显青春期少女情绪的多变。
②象征与首尾呼应:结尾处女孩主动“拉着母亲往糖果柜台走”,点名索要“花生牛轧糖”,使实物与标题形成首尾照应;糖果在此不仅是味觉慰藉,更成为安全感的具象符号,暗示真正的“甜”来自母亲的守护而非外部冒险。
③主题升华:母亲那句“我一直跟着你呢”点破她早已预见危险并默默尾随,女孩经历“逃离—被尾随—得保护”的完整循环后才意识到母亲的用心,使“成长过程中,母亲的守护才是真正的甜蜜”这一感悟得以显影。
④平凡回归与亲情深化:在经历了一场惊险的“城市探险”后,母女携手走向最日常的糖果柜台,以极其平凡却温暖的场景收束全文,把“成长需回归亲情”的主题推向高潮,深化了对母女关系的理解与珍视。
高中 | 分析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