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麦芽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五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二节 糖类
麦芽糖
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qquad)$
选项 | 目的 | 方案设计 | 现象和结论 |
$\rm A$ | 判断$\rm C$元素和$\rm 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 常温下,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text{N}{{\text{a}}_{2}}\text{C}{{\text{O}}_{3}}$和$\text{N}{{\text{a}}_{2}}\text{S}{{\text{O}}_{3}}$溶液的$\rm pH$ | 若$\text{N}{{\text{a}}_{2}}\text{C}{{\text{O}}_{3}}$溶液$\rm pH$比$\text{N}{{\text{a}}_{2}}\text{S}{{\text{O}}_{3}}$溶液的大,则非金属性:$\rm S\gt C$ |
$\rm B$ | 探究麦芽糖是否发生水解 | 取$2\;\rm \text{mL}\; 20\%$的麦芽糖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text{H}}_{2}}\text{S}{{\text{O}}_{4}}$后水浴加热$5\;\rm \min $,冷却后先加足量$\text{NaOH}$溶液,再加入适量新制$\text{Cu}{{\left( \text{OH} \right)}_{2}}$悬浊液并加热煮沸 | 若生成砖红色沉淀,则麦芽糖已水解 |
$\rm C$ | 证实金属防腐措施中牺牲阳极法的有效性 | 用饱和食盐水和琼脂粉配制琼脂溶液并倒入两个培养皿中,各滴加几滴酚酞和铁氰化钾溶液,将裹有锌皮和缠有铜丝的两个铁钉分别放入培养皿,观察现象 | 裹有锌皮的铁钉周围出现红色,缠有铜丝的铁钉周围出现红色和蓝色,说明活泼性强的锌保护了铁 |
$\rm D$ | 检验$\rm 1-$溴丙烷消去产物中的丙烯 | 取$5\;\rm \text{mL}\; 1-$溴丙烷和$10\;\rm \text{mL}$饱和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均匀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2\;\rm \text{mL}$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 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有丙烯生成 |
$\\rm A$
","$\\rm B$
","$\\rm C$
","$\\rm D$
"]$\rm A$.判断$\rm C$元素和$\rm S$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需通过实验判断其各自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即碳酸和硫酸酸性的强弱,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含氧酸,$\rm A$错误;
$\rm B$.麦芽糖本身是含有醛基的二元糖,能与新制氢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rm B$错误;
$\rm C$.金属活泼性为锌$\rm \gt $铁$\rm \gt $铜,缠有铜丝的铁钉周围出现蓝色说明生成亚铁离子,裹有锌皮的铁钉周围出现红色说明活泼性强的锌保护了铁,该实验能证实金属防腐措施中牺牲阳极法的有效性,$\rm C$正确;
$\rm D$.乙醇具有挥发性和还原性,也能使高锰酸钾褪色,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能是乙醇,不能说明生成丙烯,$\rm 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麦芽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