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材料赏析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运用
材料赏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铜奔马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甘肃,其奔跑如飞的侧身形象广为人知,被公认为中国旅游标志,成为文创产品的首选,但其形象一直比较板正、严肃。近日,设计师王伟推出一款铜奔马文创新造型,该玩偶在保留文物原型特点的同时做了卡通化处理,以萌宠形象上市,深受年轻人欢迎。
“年轻人更了解年轻人,对流行趋势更能心领神会,这对启发文创设计灵感很有帮助。”王伟说,“文创产品的点子或者创意,常常是灵光一闪,稍纵即逝,设计师要有敏锐的捕捉力和出色的表现力,才能不错过宝贵的刹那。”
在文创产品孕育过程中,产品经理也会介入。面对设计师们天马行空的创意,产品经理王红把自己比作“执缰绳的人”。比如,用什么材质呈现?是塑料、金属、树脂,还是毛绒?尺寸多大?颜色如何搭配?这些细节都由产品经理把关。
“灵动的文创产品,能让原本不说话的文物走进日常生活,传递出古老文明的声音。”甘肃省博物馆馆长贾建威表示,甘肃省博物馆将围绕以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为主题,深入开掘馆藏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生产设计更多的文创产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与“产品经理对产品要进行总体引导和控制,使用的材质、尺寸大小、颜色搭配这些细节都由产品经理把关”意思基本一致,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更好?
①原句使用比喻手法(或“类比”),将对产品细节的把关比作“拽缰绳”,生动形象地阐明产品经理的地位和作用。
②原句连用问句,具体列举各项问题,更能激发读者关注细节,从而对产品制作的复杂与精细有更具体深入的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修辞上,原句“拽缰绳的人”运用比喻(或“类比”),把对产品细节的把关比作“拽缰绳”,“拽缰绳的人”指的是产品经理,突出了产品经理的地位和作用,语言形象生动;改句“产品经理对产品要进行总体引导和控制”语言直白,缺少形象性。
句式上,原句“用什么材质呈现?是塑料、金属、树脂,还是毛绒?尺寸多大?颜色如何搭配?”连用四个问句,具体列举各项问题,问句的使用,突出了问题,更能引起读者注意,从而加深对产品制作的复杂与精细的了解;改句“使用的材质、尺寸大小、颜色搭配这些细节”采用一般陈述句,没有原句的表达效果。
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甘肃省博物馆将以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为主题(或“围绕红色文化、黄河文化等主题”),深入挖掘馆藏文物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设计生产更多的文创产品,不断增强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句子共有三处语病:
一是“围绕以……为主题”句式杂糅,可将其改为“以……为主题”或“围绕……主题”。
二是“开掘……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搭配不当,可将“开掘”改为“挖掘”。
三是“生产设计”语序不当,应将其改为“设计生产”。
高中 | 材料赏析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